婺源乡村文化
编辑:婺源文旅
创建时间:2024-12-10 20:22
江西省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婺源乡村文化是江西省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进入农历十二月,农妇们洗洗涮涮,里里外外大扫除,俗称‘扫尘’。除夕中午吃‘糊’,用米粉在锅里调成稀糊,加入豆芽、虾米、豆腐、鸡杂等佐料,调和煮熟而成。

到婺源去旅游的人,都知道婺源文化有“四宝”,即徽剧、傩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如今,民俗文化已成为婺源响当当的一张名片。
乡间民俗文化何以保存如此完好,并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民族的“瑰宝”呢。婺源古属徽州,历代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孕育出豆腐架、抬阁、地戏、茶道、板龙灯、婚俗等众多有乡土特色的民俗文化。为让民俗文化传承发展,该县多管齐下加大文化保力度,
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文化保护开发专项资金,成立县乡村三级文化保护管理体制,并出台相关文化保护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茶文化、砚文化等9个民间文化保护协会和18个古村落保护协会,鼓励群众自发保护挖掘乡间文化,让文化“源远流长”。
民俗文化重新绽放光彩、熠熠生辉。江湾民间艺术豆腐架历经多年,几近失传。该县及时组织民间艺人重新整理挖掘。如今,用“五谷”果蔬装扮成的豆腐架原汁原味,展示古老乡风、重现活力农耕。
2007年,有着“戏曲活化石”之称的婺源傩舞50年来首次进京,亮相北京民族年俗文化展演会。
2008年,婺源抬阁“水漫金山”以独特的造型和原生态文化特点在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上荣获金奖。